三隻猴子  

之前在聯合報副刊看過「三隻猴子」的故事,現憑記憶略述其大概:

有人將「ABC」猴關在一個大籠子裡,籠外裝了強力噴水管,然後掛一串香蕉在籠子上角。

猴子餓了自然會想吃香蕉,但只要其中一隻猴子去拿香蕉,噴水管就會開啟,把三隻猴子都噴得唏哩花啦,屢試不爽,終於沒有猴子再敢去拿香蕉。

這時把A猴抓出,改放D猴進去。D猴不知前因,要去拿香蕉,BC兩猴馬上制止,不從則圍毆牠,直到D猴也不敢去拿香蕉了。

這是再用把E猴換B猴,E猴的情況跟D猴一樣。

最後把C猴換成F猴,並撤去籠外的噴水管。此時,原本被水噴得很慘的ABC三猴都已不在籠子裡了,籠子裡是沒被水噴過的DEF猴。

F猴想去拿香蕉,仍被DE兩猴修理,F猴不知為何被修理,其實DE兩猴也不知為何要修理F猴?反正香蕉不能拿就是了。

這故事其實反映出許多「不明就裡,人云亦云」的社會現象~不知道理是什麼,看到大家都這麼做,於是就跟著做了。

在這「偽經驗」的傳承過程中,甚至還被部分有心人還添油加醋到荒誕不經,但即使如此,仍有人深信不疑,或者因新生恐懼而不敢逾矩。

試舉二例說明:

比如台灣的撿骨風俗,最早是一些從唐山過台灣打拼的祖先,始終想著功成名就榮歸故里,但在世時沒成完成心願,只好交代子孫日後有機會能把遺骨送回家鄉,才有了撿骨這件事。而現在子子孫孫都已落地生根,誰還會把遺骨送回大陸?撿骨的原因已不存在,可是仍照撿不誤,不撿還難以安心。

再如差三歲、六歲不宜婚配,以及正沖、坐沖、偏沖犯太歲,亦屬捕風捉影之說,反正危言聳聽,不怕沒有市場的。

個人在學卦、學命理的過程中,自己也曾是「三隻猴子」,將老師教的、書上看的,急功心切下未經深思熟慮即予妄用,因此對問卦者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導及不適當的建議,為此常深覺慚愧!

故日後除更加謹言慎行外,也會盡量提供自己這方面的經驗談,希望大家也對一些不知所以然的事,能多思考、求證一下,而不是只能「盲從」的猴子。

arrow
arrow

    賴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